五味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丰富植被让中国园更精彩t2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诊疗指南

丰富植被让“中国园”更精彩


2012年荷兰世界花卉园艺博览会上,占地1500平方米的“中国园”,是本届世园会展区中面积最大的国家展园。它以世界文化遗产、苏州拙*园中的“远香堂”原型为主景,将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现代花卉产业发展和悠久的花卉文化内涵有机融合,展示30年来中国花卉业发展成果。最终,由丰富植被精心打造的“中国园”荣获两个重要奖项:一是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AIPH)颁发的“绿色城市奖”,是本届世园会的最高奖项;二是2012荷兰世园会组委会颁发的国际室外展园类银奖,这是历年来中国参加世界园艺博览会获得的最高荣誉。 据参与“中国园”景观设计及施工的NITA设计集团总裁戴*介绍,中国园植物配置在以保护环境,以及展览前后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利用为最终出发点的基础上,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加以把控:第一,以生态为基础,植物群落设计为构架,单位面积绿量最大化为追求;第二,以画理为蓝本,借助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种植营造独特意境;第三,以适地适树为原则,合理配置和展示盆景、插花以及中国花卉植物新、奇、名、特、优品种。“此外,配置蜜源和浆果类鸟嗜植物,并以最能反映中国古老传统园林园艺树种的银杏、水杉作为基调骨干树种,从多个层面创建人与环境的和谐关系。” “明确了植物景观的‘主旋律’,接下来的植物设计也就有了更为具体的思路。”戴*解释道,在“中国园”植物配置和展览展示中遵循7大原则。 第一,体现文化原则。中国传统园艺花卉栽培极赋文化内涵,无论在造园过程中或是植物运用上,无时不体现和寄托着特殊情感,传递和表达着一种理想和文化精神,因而在“中国园”的设计中,选择一些寓意丰富的传统植物,并按照传统模式进行搭配。如栽植梅花、竹子、兰花、海棠、松树、牡丹、芍药等,以及盆景等造型植物,以宣传和弘扬中国传统花文化。 第二,特有品种原则。中国是世界园林之母,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除了银杏、茶花、杜鹃、广玉兰等我国传统特有品种外,近年来我国园艺学家和栽培工作者选育出的诸多观赏价值极高的植物也纷纷亮相“中国园”。例如,金叶雪松、东方杉、腺毛垂柳等乔木,多花海棠、火艳石楠、如意玉兰、日出玉兰等亚乔木,红花檵木、梾木、红皇后枫、细叶鸡爪槭等灌木,醉鱼草、菖蒲、马兰等宿根地被。“选择这些我国自行选育的观赏品种,既展示了中国观赏园艺栽培水平,又能扩大在国际间的宣传,推动植物出口,一举多得。”戴*说。 第三,尺度适宜原则。戴*指出,植物的配置尺度及比例应依据环境情况及其他元素的尺度关系来考虑。由于展览场地仅1500平方米,加之中国传统园林中小园的尺度安排都较小且布局精细周到,因而植物选择也特别注重尺度关系。大环境中,以适度大小树木陪衬建筑,均衡构图。小环境中,树木高低、大小、疏密等均与局部空间大小相适应,营造与园林其他景观相和谐的植物景观。 第四,季相特色原则。4月至10月正是植物的生长期,于是,配置植物无需拘泥于常绿落叶树种的配搭比例,只需考虑春景和秋景的构建,以及春秋两季效果,因此多选择花繁叶茂、叶色优美的植物品种,以常绿植物为辅。 第五,持续发展原则。展览之初中国花协就希望这个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精心打造的“中国园”能被永久保留。这样“中国园”将作为中荷花卉园艺交流的永久使者,在中荷两国经贸、科技、文化领域的合作和交流中继续发挥作用,载入中荷两国友谊史册。因此设计人员还要以永久保留为要求,引入荷兰本土植物,将园中一部分不耐寒品种进行更换,并适当增加常绿树种,有利于后期日常养管。 第六,群落合理原则。在充分利用地形变化的基础上,按照植物生态群落结构原理,构建从水生———湿生———陆生,从草本———灌木———乔木———藤本的多位植物景观立体结构,做到主次分明,高低错落,提高景观的丰富度与多样性特色。水生花卉根据水位由浅到深,依次种植湿生花卉、挺水花卉、浮叶花卉,既符合各种水生花卉的生长特性,又满足自然生态审美需要。 第七,充分展示原则。经过精心设计规划的“中国园”从展览意义上说,仅打造完成了第一件展品,更多的展品需要丰富的中国园艺产品来充实、完善。经设计师和专家反复推敲和探讨,在保持“中国园”私家园林的完整性的基础上,多层次、多空间、分批次将这些园艺产品配置在“中国园”中。借助六个主题展将牡丹、杜鹃、绣球、盆景、荷花和睡莲,以及菊花和大丽花开创性地营造出三维展示空间,最大限度地向世人展示了中国花卉园艺生产业近年来在品种栽培和技术创新上取得的巨大成就。 戴*表示,上百种植物经过精心挑选、巧妙布置、适时安排,最终带来绚丽多彩、自然优美的景致,犹如一幅生动的水墨画,将“中国”特色展现在各国观众面前,让人流连忘返。570) this.width=570;">多种植被被巧妙布置在“中国园”内(图片由NITA设计集团提供)  版权声明:以上文字及图片均为中国花卉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一律不得转载、摘编。 :投稿地址(请先阅读投稿须知)↓ E-mailiuyi79@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