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医农业技术中草药添加剂对高热环境中 [复制链接]

1#
中草药添加剂对高热环境中生长育肥猪

生产性能、肉品质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闫雪张旭强苏华荔锡林白秀梅胡晓东王安如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育肥猪生产性能、肉品质及其主要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试验选取头体重(±1.55)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育肥猪,随机分成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对照组(A)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试验组复方1组(B)、复方2组(C)、藿香组(D)与五味子组(E)分别饲喂添加不同中草药的试验饲粮,试验期14d。试验期间,猪舍内平均温度为(34.46±2.14)℃,平均湿度为(49±2.46)%。结果表明:在高温环境中试验C组可显著提高育肥猪的日增重,并显著地降低了料重比(P0.05);试验B组和E组显著降低了育肥猪背最长肌的滴水损失及剪切力(P0.05);而且不同的中草药添加剂对糖类代谢也表现出显著的调控作用(P0.05)。由此可见,高温环境中添加上述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可提高育肥猪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及肉品质,缓解高温对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近年来,由于世界范围内气候变化与集约化饲养方式的普及,使得温度因素成为引起动物应激的主要环境因素。尤其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以及其他地区的炎热夏季,畜牧养殖常遭受持续高温的困扰。热应激可导致猪的新陈代谢和生理机能发生变化和紊乱[1],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下降,给养猪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为缓解热应激对动物机体所造成的危害,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致力于抗热应激饲料添加剂的研发。鉴于中草药*副作用小,且有害残留量少,其在防控畜禽热应激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2-4]。本研究以清热祛湿、降肺平喘为原则筛选出抗热应激中草药配方2组以及单味药藿香和五味子,研究了高温高湿条件下不同抗热应激中草药组方或单味药对育肥猪生产性能、肉品质及其主要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为中草药添加剂在防控热应激领域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相应的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动物及日粮

试验在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区壮大生猪养殖场进行,选取头体重约(±1.55)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根据“胎次一致、品种相同、体重相近、公母各半”的原则随机分成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其中A组为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试验组(B、C、D、E)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1%的复方1、复方2、藿香与五味子。复方1主要包括藿香、佩兰、*芩、*柏、*连、滑石、甘草、芦根、淡竹叶和钩藤;复方2主要包括生栀子、*芩、葛根、大青叶、石膏、知母、地骨皮、蒲公英、地丁和旱莲草。

基础日粮参照NRC()猪营养需要推荐量配制,采用玉米-豆粕型日粮,试验基础日粮组成与营养水平见表1。

1.2饲养管理

本试验在高温季节8月进行,半封闭式猪舍,水泥地面,圈舍通风良好。所有试验猪自由饮水和采食,采用常规免疫,常规饲养管理。试验期14d,试验

期间每天10:00和14:00定时测定猪舍内当天的温度和湿度,取平均值。经测定试验猪舍内最高温度达39℃,最高湿度69.2%,平均温度为(34.46±2.14)℃,平均湿度为(49±2.46)%。

1.3测定指标与方法

1.3.1生产性能及体温的检测

试验开始和结束时对猪进行空腹称重,试验期间每天记录采食量,计算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料重比(F/G)。每个重复固定选取1头猪(即每组6头猪),每天上午8:00使用医用水银体温计测定其直肠温度,计算平均值。

表1试验基础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风干基础)

项目

配比

原料组成(%)

玉米

71.00

豆粕

14.60

麦麸

10.00

磷酸氢钙

2.30

石粉

0.60

预混料

1.50

合计

.00

营养水平

消化能(MJ/kg)

12.93

粗蛋白质CP(%)

13.53

粗脂肪EE(%)

3.01

钙Ca(%)

0.81

有效磷P(%)

0.55

赖氨酸Lys(%)

0.70

蛋+胱氨酸Met+Cys(%)

0.51

②预混料为每千克饲粮提供:VAIU、VD30IU、VE54IU、VK31.6mg、VB11.3mg、VB28.0mg、VB65.3mg、VB12注:①消化能根据原料组成计算所得,其余为实测值。

0.02mg、生物素0.4mg、泛酸钙6.4mg、烟酸30.3mg、叶酸4mg、铁50.0mg、铜10.0mg、锌50.0mg、锰10.0mg。

1.3.2血液及组织样品的收集与处理

试验结束时,空腹前腔静脉采集血液,分离制备血清,保存于-80℃冰箱中待测。屠宰后,采集左半胴体第10至11根肋骨间背最长肌及约1g肝脏左叶叶尖用于肉品质和生理生化指标检测。

1.3.3肉品质的检测

1.3.3.1pH值检测

肌肉pH值分别在屠宰后的45min和24h时间点测定,将肉品工业专用pH计(pH-STARCPU,MAT?THAUS,德国)探针刺入背最长肌第10至11根肋横截面约2.5cm深处,读取数据。pH计使用前需用pH值4.0和pH值7.0的标准缓冲液进行校正。每个样品测3次,取其平均值。

1.3.3.2肉色检测

使用胴体肉质颜色测定仪(OPTO-STARCPU,MATTHAUS,德国)测量肉色亮度,在背最长肌第10

至11根肋横截面取3点进行测量,取平均值。测定时要避免肌肉的出血点和其它表面损伤。Opto值参考标准如下:Opto值≥63为优:肉质好的猪肉;53≤Opto值63为良:较满意;Opto值≤53为差。

1.3.3.3滴水损失检测

在第10至11根肋骨间背最长肌取5g左右的条状肌肉,称重,再用细线穿过一端,放于密封的封口袋中,向封口袋中充气使之膨胀,以便肉样与封口

壁不接触,然后将用封口袋无接触包裹的肉样悬挂于4℃冰箱内24h,然后取出再称重。滴水损失率(%)=(鲜肉重-滴水损失后肉重)/鲜肉重×。

1.3.3.4剪切力检测

将测定完滴水损失后的肉样用塑料袋密封,插入温度计,在80℃水浴中煮大约10min,至内部温度达

到75℃,取出肉样,查明肌纤维走向,按肌纤维走向切成直径1.27cm的肉条。上机试样时,刀口与肌纤维走向垂直。仪器采用C-LM4型数字嫩度计(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测试速度mm/min,以牛顿为单位。每个肉样测试两次,分别记录读数,取其平均值。

1.3.4糖酵解指标的检测

肝脏和肌肉中糖原含量、血清和肌肉中葡萄糖及乳酸含量的检测采用试剂盒方法,试剂盒由南京建成生物有限公司提供。

1.4数据处理

数据采用SAS8.0程序GLM过程进行统计分析,多重比较采用邓肯法(Duncan),以P0.05为显著水平,P0.01为差异极显著,P0.10为讨论趋势。

2结果与分析

2.1中草药添加剂对育肥猪体温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见表2)

表2中草药添加剂对育肥猪体温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项目

对照组(A)

复方1组(B)

复方2组(C)

藿香组(D)

五味子组(E)

SEM

P值

平均体温(℃)

38.58

38.61

38.75

38.64

38.55

0.

0.

平均日增重ADG(kg/d)

1.01b

1.23ab

1.32a

1.24ab

1.17ab

0.

0.

日采食量ADF(Ikg/d)

2.93

2.98

2.91

3.09

3.00

0.

0.

料重比(F/G)

2.90a

2.43ab

2.20b

2.49ab

2.56ab

0.

0.

由表2可知,试验期内添加不同的中草药各组猪的平均体温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A)相比,复方2(C组)显著地提高了育肥猪日增重(P0.05)并且显著地降低了料重比注:同行数据肩标小写字母相同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小写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P0.05)。下表同。

(P0.05)。其它各试验组(B、D、E)与对照组相比,提高了育肥猪日增重,并降低了其料重比,但差异不显著(P0.05)。

2.2中草药添加剂对育肥猪肉品质的影响(见表3)

表3中草药添加剂对猪肉品质的影响

项目

对照组(A)

复方1组(B)

复方2组(C)

藿香组(D)

五味子组(E)

SEM

P值

平均体温(℃)

38.58

38.61

38.75

38.64

38.55

0.

0.

平均日增重ADG(kg/d)

1.01b

1.23ab

1.32a

1.24ab

1.17ab

0.

0.

日采食量ADF(Ikg/d)

2.93

2.98

2.91

3.09

3.00

0.

0.

料重比(F/G)

2.90a

2.43ab

2.20b

2.49ab

2.56ab

0.

0.

由表3可以看出,与对照组相比,在育肥猪日粮中添加1%复方1(B组)或五味子(E组)显著降低了其背最长肌的滴水损失与剪切力(P0.05);藿香(D组)也显著降低了其滴水损失(P0.05),并降低了其剪切力,但差异不显著(P0.05);复方2(C组)降低了其背最长肌的滴水损失与剪切力但差异不显著(P0.05)。

2.3中草药添加剂对育肥猪乳酸、葡萄糖及糖原含量的影响(见表4)

表4中草药添加剂对育肥猪乳酸、葡萄糖及糖原含量的影响

项目

对照组(A)

复方1组(B)

复方2组(C)

藿香组(D)

五味子组(E)

SEM

P值

血清葡萄糖(mmol/l)

4.97a

3.65c

4.45ab

4.91a

3.88bc

0.

0.

血清乳酸(mmol/l)

8.06b

7.97b

7.92b

7.14b

11.06a

0.

0.

肌肉乳酸(mmol/gprot)

1.27

1.14

1.21

1.18

1.25

0.

0.

肌糖原(mg/gtissue)

0.69b

0.65b

0.75b

1.68a

0.77b

0.

0.

肝糖原(mg/gtissue)

1.87b

6.38b

2.56b

3.86b

21.07a

2.

0.

由表4可以看出,与对照组(A)相比,温热环境中在育肥猪日粮中添加复方1(B组)或五味子(E组),极显著降低了其血糖水平(P0.01),但E组显著提高了血清中乳酸的含量(P0.05),并极显著提高了肝糖原含量(P0.01);添加藿香(D组)极显著提高了育肥猪肌糖原的含量(P0.01)。

3.讨论

我国部分地区夏季处于高温高湿的环境,经常造成动物机体处于持续的应激状态,从而导致生产率下降和死亡率升高。由于猪的皮下脂肪较厚,散热能力较差,当环境温度超出其等热范围时,其生产性能便受到不利影响。早期研究发现,高温状态下猪的日采食量、采食次数和采食速度都明显降低[5];其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也呈明显下降趋势[6]。高温环境饲养的猪宰后肌肉pH值降低,PSE肉出现的比例大大增加。另外,高温对血糖浓度也有一定的影响。当环境温度高至猪本身的温度,热平衡遭到破坏,难以散发蓄积的体热时,将导致猪体温上升,生理机能失常[7]。因此,缓解高温环境对养猪业的不利影响成为当务之急。近年来研究发现,在日粮或饮水中加入一些具有清热解暑、凉血解*作用的中草药添加剂时,可增强猪对高温的适应性和抵抗环境应激的能力。同时增加营养物质消化吸收利用,维持内分泌系统的稳定,促进机体新陈代谢正常进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缓解温热效应的效果[8-9]。

本研究所用复方1和复方2,以及藿香和五味子均是具有“清热祛湿、降肺平喘”功效的药剂或配方。虽然日粮中分别添加各中草药添加剂对在温热环境下的猪体温无显著降低作用,但是复方2的添加可显

著提高育肥猪的日增重,并降低料重比;复方1和五味子的添加,可显著降低育肥猪背最长肌的滴水损失,剪切力以及血糖水平;另外,添加五味子后,猪血清中乳酸含量以及肝糖原含量均显著上升;藿香的添加对育肥猪肌糖原含量体现出显著提高的作用。与前期研究结果相似[10-11],所得结果表明中草药可缓解高温酷暑对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由于中草药制剂成分或配方较为复杂,其具体作用机理并不明确。有研究表明,高温时,由于动物血清皮质醇水平升高,促进蛋白质的分解,加强了糖异生作用,使代谢向降解蛋白质、提高糖原合成和脂肪沉积方向进行,导致了血糖升高[12]。本研究中添加复方1和五味子后,血糖呈下降趋势,血清中乳酸呈上升趋势,说明中草药制剂可有效调节血糖浓度。通常猪在高温作用下,体温升高,肌肉收缩,对糖分解机能亢进,糖原酵解过程增强,产生大量乳酸,甚至产生PSE肉。在本研究中,日粮中添加藿香后,肌糖原含量显著提高,表明其在对肌肉中糖酵解过程也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复方1和五味子的添加,可显著降低育肥猪背最长肌的滴水损失,剪切力,这与前期研究[13]中草药可提高肉品质的结果是一致的。

高温环境中,动物血清中的皮质醇浓度明显升高,其主要作用为调控糖代谢,提高血糖及机体总抵抗力;还可促进蛋白质的分解代谢和减少脂肪的贮存,给糖异生作用提供原料。但当高温持续时间较长时,皮质醇的大量分泌又会给机体带来许多不利影响。许多研究表明,因糖皮质激素分泌过多时,将对机体的免疫机能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并造成机体的负氮平衡、抑制骨的钙化、使生长减慢、动物消瘦[14-15]。本研究结果揭示,中草药制剂可通过对糖代谢进行有效的调节来缓解高温对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影响。但这种调节或影响是否是通过皮质醇的分泌来完成则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

结论

在育肥猪饲粮中添加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不同配方可提高育肥猪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及肉品质,缓解高温对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