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常说天人合一,说的是我们养生不能随心所欲,得时刻跟着大自然的脚步。
诸如,老人常讲,冬令进补,开春打虎。说的是冬天适宜进补,以抵御外界的严寒,等到了来年开春,将这些气血统统生发出来。中医将之简单概括出八个字,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所以,一到了夏天,人的气全都生发的差不多了,内在就空虚了。因此啊,前人就讲了,夏天无病三分虚。身体健壮的人尚且如此,体虚多病的人就更不用说了。
所以你可以去看,好多人一到了夏天,虚象就会慢慢显露出来,成天都有说不出的疲倦感,一天到晚都提不起精神,白天的时候动不动就一身的汗,而到了晚上时常会因心悸而失眠。医院检查,也并没有查出任何器质性的病变,西医只能给你开具一些安眠药,以改善睡眠。
可是,大家要知道,这世上没有一例高血压是靠吃降压药痊愈的,没有一例糖尿病是靠打胰岛素治好的,更没有一例失眠患者是靠着吃安眠药痊愈的。
西医治的是人生的病,以对症下药为主。而中医治的则是生病的人,以辨证论治为主。
今天,向大家介绍的生脉饮,可以帮我们安稳的度过这个夏天。
生脉饮:人参、麦冬、五味子。
首先,之所以整天会有疲惫感,动辄大汗淋漓,说到底,还是气虚所致。
中医讲,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我们吃下去的食物先是经由胃将之腐熟消化,然后,再由脾升清的功能将之转运至五脏六腑,化生气血。若是脾气虚弱,无以化生气血,身体就是虚的,就是弱的。
所以你去看,气虚的人大都胃口不佳,因为即便胃受纳了我们吃下去的食物,但脾气虚弱,无力将这些水谷精微转运走啊,久而久之,全都堆积在脾胃之中,所以,不是你不想吃,而是你的脾胃无力继续负重前行,不想你吃了。
我们接着往下聊,气血亏虚,素体虚弱,身体的抵抗力就差,用中医的话讲,就是外卫之气亏虚,体表无卫气固守,汗液自然就容易从我们的毛孔而出,所以,即便你压根就没怎么动,也容易出一身的汗。
可见,这一切的一切,都是由于气虚所致。
而人参功善大补元气,放在这里尤为适用。
人参上入肺经,肺主一生之气,肺还有调节气机的功能,是故,肺气充盈,自能将气机输布周身。
人参中入脾经,脾为后天之本,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气充盈,身体内的气血才会充足,身体的储备丰裕了,才有抵御外邪的资本。
人参下入肾经,肾为先天之本,是生命之根。
此外,人参不仅能补气,还可生津,中医讲了,气能生津。因此,人参在补气的同时,也把亏损的津液一点一滴的补足起来。可以说,补气也暗合了生脉之意。对此,孙思邈是这么解释的:“脉为血之道,得气则充,失气则弱。本方以补气而使血道充盈,脉气以复,故名生脉饮。”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提出疑议,人参大热,吃多了容易上火啊!
你大可以去翻看一下《中国药典》,里面清清楚楚的写明了,人参性微温,所以,若是适量的服用,并不会有上火的风险。
如果你还是有所顾忌,大可以将人参换成*参。*参同人参的功效相近,唯独药力不如人参。
夏天本就是多汗的季节,加上有些人气虚不固肌表,比普通人更容易出汗。而这大汗淋漓出的汗在中医认知中,正是心之液。从表面上看是出汗,其实伤的是心阴啊!久而久之,气虚的问题也就慢慢衍变成了气阴两虚了。
还有些人心悸失眠,其实也是心阴亏虚所致。我们知道,心脏需要血液的濡养,就好比鱼离不开水一样。若是心阴亏虚,心失所养,心脏就像是搁浅的小鱼,只能在水坑里使劲的挣扎,所以,心悸患者的心脏也是扑通扑通乱跳个不停,夜深人不静,哪还能睡得着啊!
麦冬,则是滋阴的常用药,其质地滋润,主入心经,最擅长的就是滋补心液。麦冬跑到我们的身体内,就像是一场久违的甘霖,把亏损的津液补足。
最后,加用了一味五味子。五味子正如其名,五味俱全,然其酸性最甚。中医讲,酸能收能敛。是故,五味子最擅长的就是固守住我们滋补的气血津液。
好多医家在开具补药的时候往往都会加用一些五味子,为的是利用它的酸味把其他中药材的药性收住,把体内的精华也收住。诸如,五味子可以敛汗。汗出得特别猛的时候,五味子一去,它就悄悄收住了。它还能固精,精关不固的表现有腰膝酸痛、小便频数、耳聋耳鸣,有一个中成药叫五子衍宗丸,里面就有五味子。
简单说,生脉饮益气生津,止渴止汗,夏天的虚弱啊,乏力啊,多汗啊,口渴啊,心慌气短啊,用它再合适不过。
此外,夏天之所以容易中暑,正是因为夏季暑邪肆虐,容易伤津耗液,折损我们的元气,生脉饮正是预防中暑的良方。
值得一提的是,生脉饮并非只有夏季才用得上,一年四季都能用。诸如有人低血压,有人心肌缺血,有人好发低烧,站在中医的角度来讲,大都是气阴两虚,都可以选用生脉饮来调理。
#新手助力计划##恒星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