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个医院治白癜风 http://m.39.net/pf/bdfyy/bdfzj/还记得18年春天,郑大的那场论坛,管建刚老师的一堂《孔子游春》,让我第一次对名家、名师产生崇拜之情。从此,他的名字烙在我心底。随后,买了好几本管老师的书,想把神的感觉从眼前的文字里描绘。
时隔两年半,我又有幸参加了“全国教育名家论坛”驻马店站的学习。一拿到学习安排单,便细细从头到尾,又从尾到头,搜寻着管老师的名字。正是有着强烈的期盼,失望之意才不可避免地来寻我。坐在座位上,台上依旧清雅的雪野老师缓缓、温软的开场白,也似乎入不了我的耳。直到他的出现——白皛老师,一个衣着、容貌时尚,却呈现出一堂清新、丰厚的古诗教学课,我“移情别恋”了。
从听雅致的《忆江南》唱曲音乐,猜古诗;到一点点教学生根据平仄入声读好《江南春》;再到学生读着读着,眼前出现一幅幅鲜活的画;最后到诗中情,学生不品自出。我突然醒悟:白老师这教的哪里是诗?分明是心啊!就像叶嘉莹老先生说的“诗歌可以让我们心灵不死!”所以育人先育诗心,用诗歌之情让孩子有情、善良、温情,这也是白老师追崇的诗教与诗心。
一首诗要读好,不是二三、二二三这么表象,长短高低、轻重缓急、清浊开闭等等这些都要讲究。有的字该停则停,有的字该长则长,特别是押韵的字拖长些,才能让诗的韵味、意境流泻出来。比如:“水村山郭酒旗风”中的“水村”,村子里会有什么水流过?人们要沿着这水建房屋,形成村落,所以这“水村”要读长。最后一句“多少楼台烟雨中”,声音放缓,才能让楼台在烟雨中朦胧、立体、原来诗是这么读的,让诗进入生活、进入生命,而后用吟诵的声音表达出诗歌的情感。其实古代诗歌都是声音的作品。无论是李白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扶槛露华浓”,还是苏轼的“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都是诗人遇事动情,诗文自然流淌,随心吟出,而后才拿笔记下。读诗,唯有吟诵,才能让诗感性起来,让学生在理解之前先喜欢上它,最终会达到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浸润其中。
白老师说:吟诵教学不仅是教学生吟诵古诗文及某些白话诗文,而是教学生创作古诗文和白话诗文,并落实到学生的生命中去,成为他未来生命组成的一部分,这才是对吟诵文化真正的传承。
整整一个上午,白老师的课堂及经验交流,潺潺地如同清泉,越品越甜。一个人,把诗活在心里,把情露在眼中,把味散在体外,这就是白皛老师。用诗充盈的人生,清新、丰厚得无与伦比。
同样由人到事,这弥漫、开阔的诗教与诗心,淳朴却又浓郁地让我的心年轻起来,因为有了方向。无畏年龄,重新开始,把喜欢的诗歌吟诵出真、纯、浓,让自己感受,让学生感受。等自己老了,也是余生的爱好。徐建顺老师的《普通话吟诵教程》,陈少松老师的《古诗文吟诵导论》,施蛰存先生的《唐诗百话》,还有《中国诗学》,我默默地记下,一本一本研读。总会有那么一天,我教着自己的学生,在天中实验小学的课堂里,吟诵诗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