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真药材真养生滋阴清火佳品麦冬 [复制链接]

1#

麦冬又名麦门冬、寸冬、不死药、沿阶草等,主产于浙江、四川、广西等地,其中以浙江的质量最好,俗称“杭麦冬”。麦冬作为药用,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并被列为对人体有补益作用,可长期服用的上品。麦冬味以甘为主,略带苦味,性质较为平和,但偏于寒性,其作用部位主要归于肺、胃和心经。

麦冬既补又泻,以补为主。其补主要体现在养阴益气润燥,而以养阴为主;其泻则为清热泻火,既清实热又泻虚火,而以泻虚火为主。无论是补还是泻,都作用于肺、胃和心。其功能概括为:养阴益气、润肺止咳、益胃生津、清心除烦,并有一定的润肠通便作用。临床应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p>

慢性、顽固性咳嗽,干咳无痰或少痰,甚至咯血、痰中带血咳嗽既可见于一些外感表证,如感冒、咽炎、急性气管炎等,但主要以急性为主,治疗相对较易,更多地见于多种慢性的肺系疾患,如慢性气管炎、肺结核,甚至肺部肿瘤等。麦冬主要用于因肺阴不足而致的顽固性咳嗽,表现为阵发性咳嗽,干咳无痰或少痰,甚至痰中带血,尤其是因秋季燥邪伤肺引起的咳嗽更为有效。因麦冬能养肺阴、润肺燥而达到止咳的目的,常与地骨皮、百合、川贝、苦杏仁、桑叶等药同用。

慢性咽痛、咽喉不适无论是急性咽喉炎,还是慢性咽喉炎,或是因感冒以后出现的咽疾,表现出咽喉肿痛,或咽喉不适,均可以用麦冬治疗,可以单独用麦冬煮开后代茶饮用,也可配伍桔梗、大力子、薄荷、板蓝根等药。

口干口臭、牙痛、胃嘈牙痛、牙龈红肿以及口臭、口干、胃嘈,中医认为都是由于胃阴不足,胃火上攻所致,治疗时必须养胃阴、清胃火。麦冬甘寒质润,入于胃经,既善养胃阴,又能清胃火,故而对于因胃阴不足、胃火上攻引起的口臭、牙痛、胃嘈诸证,疗效卓著,可以配伍沙参、玉竹、枫斗等药。

心悸、心烦、胸闷、失眠、口舌生疮无论是心肌炎及其后遗症,还是心肌缺血、冠心病都会表现出心悸、心烦、胸闷以及睡眠困难甚至失眠等症状,其中的重要原因在于心血不足、心阴亏虚导致心神失养,或由于心火扰乱心神所致。治疗上只有通过补心血、养心阴,才能安心神,或只有清泄心火才能除烦安神。麦冬既有突出的补养心阴而安神的功能,又具较好的清心除烦的作用。所以临床上常与五味子、*参、太子参、西洋参、人参相配,用于治疗以上病证,疗效十分显著。

便秘、便艰保持大便的通畅是人体健康的必要保证,排便涉及到三个要素:畅通的肠道、充足的肠液、促使排便的动力,其中的任何环节出现障碍都会导致便秘或便艰的发生。因此治疗施以泻火通便,或润肠通便,或补虚通便。麦冬因其甘寒质润,能润滑肠道而通便,因此主要用于因肠液不足、肠道枯涩所致的便秘、便艰,常见于老年性便秘和习惯性便秘,多配伍玄参、生地等药。对于腹泻、便溏者则不宜使用。

肤燥发枯、颜面发疹若因阴液不足,内热炽灼,就会使皮肤干燥、毛发枯泽。无论是心火,还是肺热、胃火,都会导致颜面发痘发疹,甚至是痤疮。此时,外用治疗是必须的,但也应针对病因以内养外,以养阴润肤、清热泻火、消痘除疹为主。可以用麦冬单独使用一段时间,也可以与玉竹、菊花、白芷、桔梗等药合用,效验佳。

核心成份:麦冬、熟地、山药、枸杞、山茱萸

产品功效:

1、补阴清热降虚火。用于潮热盗汗,手足心热,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健忘白发、牙齿松动、男士遗精、早泄、女性经少、闭经。

2、养心助眠清心火。用于失眠多梦,口舌生疮,小便短赤。

3、养胃生津清胃火。用于胃部有灼热感,口干口臭,牙龈肿痛。

4、滋阴润肺清肺火。用于咽干鼻燥,咳嗽。

5、滋阴养肝清肝火。用于头痛头晕,急躁易怒,口苦,脱发。

6、滋阴又养血、调理内分泌。更年期综合症状,养颜除痘,淡化色斑,延缓衰老。

7、减肥瘦身前期调理,增强减肥产品调理效果!

欢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