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药材生产技术要点系列之五味子 [复制链接]

1#

一、气候影响

由于去年冬季降水接近或略少于历年平均,且分布不均,春季旱涝情况复杂,雪融后积雪地带可能有短时涝象,春季中期可能存在短时旱情,春末可能出现短时涝象。在平地栽培的五味子,要注意保持药园周边排水沟通畅,及时清沟,保障顺畅排水,避免形成积水。此外,一些区域春季升温较快,水分快速蒸发,易导致土壤水分不足,建议增加灌溉设施,保持适宜土壤墒情。同时,今春气温不稳易出现倒春寒、连阴天现象,易造成五味子嫩稍冻害,如不加强管理将直接影响开花结果,影响产量和品质。需加强灾害性天气监测,做好预案,及时落实防灾减灾技术措施。为了合理调节植株营养,北五味子要提早修剪。协调控制养分的不必要损耗,控制基生枝的大量发生,选择3~5个粗壮枝条培育,其余基部枝条全部剪掉。剪去过多的短果枝,对多年的中、长果枝,枝条间距一般要留10cm间距,避免互相缠绕,以便通风透光,利于结果。要适当修剪树形,增强透风透光,提高光合效率,提高开花坐果率,减少病害的发生。针对今春五味子易发的病害,在加强监测预警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农艺、物理、生物防治措施,控制病害发生。白粉病防治,可通过合理整形修剪,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增强抗病力。二、栽培技术要点(一)种子处理及育苗1.播种前种子处理:1.1采种7月下旬以后可到栽培园或野生资源选种。选种标准是把穗长8cm以上,平均粒重0.5g以上,浆果着色早的结果树,确定为采种树。9月中旬采收果实,搓去果皮果肉,漂除瘪粒,放阴凉处晾干。1.2层积处理及催芽12月中下旬用清水浸泡种子2-3天,每天换一次水,然后按1:3的比例将湿种子与洁净细河沙混合在一起,放入容器中贮放,温度保持0~5℃,沙子湿度一般为饱和含量的50%,通常用手紧握成团又不滴水。北五味子种子层积处理所需要的时间在80~90天,播种前半个月左右,将种子从层积沙中筛出,用凉水浸泡3~4天,每天换1次水,浸水的种子种皮裂开或长出胚根,即可播种。2.育苗技术2.1选地:选择地势平坦,水源方便,排水好,疏松,肥沃的砂壤土地或腐殖质土壤。2.2整地、作畦、施肥:于上年土壤结冻前进行翻耕、耙细、翻耕深度25~30cm。结合秋翻施入基肥,每亩施腐熟农家肥5立方米左右。作畦高度视当地气象、土壤条件及地下水位高低而定。一般畦高10cm,畦宽1m,畦长可灵活确定,以利于小苗通风透光为原则,畦的走向以南北向为好。2.3播种:适时播种,播种期以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宜。一般采用条播,以畦的横向开沟,便于苗田管理。按行距15cm,播深2~3cm进行播种。要注意踩好底格子,每亩播种量5kg左右。播后及时覆土,覆土厚度2.5~3cm为宜。播种后用木磙镇压,以防露风跑墒,浇透水。为了保持床面湿润,在床面上搭设遮阳网。或用稻草覆盖畦面,覆盖厚度以遮住地皮为宜。为防止立枯病和其他土壤传染性病害,在播种覆土后,结合浇水,喷施~倍50%代森铵水剂。2.4苗期管理:经沙埋处理的种子,播后20~30天即可陆续出苗。要经常检查,以防覆盖物压苗。当出苗50~70%时,即将覆盖物撤出。五味子幼苗对水分要求较严,当畦面干土层达到1.5~1.8cm时即应浇水。浇水后及时除草松土,当幼苗长出3~4片真叶时及时间苗,株距6~9cm为宜。为保壮苗,苗期追肥两次。第一次在撤遮荫棚时进行,在幼苗行间开沟每亩施硫铵10kg,硫酸钾5kg。第二次在株高10cm时进行,每亩追过磷酸钙20kg或磷酸二铵15kg,硫酸钾10kg。施肥后适当增加浇水次数,以利幼苗生长。

(二)大田种植

1.选地:北五味子对土壤求并不十分严格,但以微酸性的沙壤土为最好。在无霜期天以上≥10℃年活动积温℃以上的区域可大面积栽培。

建立北五味子栽培园应选择排水好、地下水位低的平地或腐殖土层深厚、向阳并有灌溉条件,排水方便的地块。

2.整地方法:入冬前按确定的行距挖深50~70cm,宽80~cm的栽植沟。挖土时把表土放在沟的一侧,新土放在另一侧,沟挖好后先填层表土,然后分层施入腐熟有机肥,每亩3~5立方米,分2~3次踏实。回填后把全园平整好。

3.选苗:可选用种子繁殖的二年生实生苗。如肥、水充足、田间管理好、当年苗长势粗壮也可选用。要选择枝条粗壮、根系发达的壮苗。

4.移栽时间:春、秋两季可移栽。秋季应在落叶后,春季应在芽萌动之前进行,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移栽。雨季移栽或补栽成活率也很高,但需将地上部分适当轻剪,以防水分过度蒸发,降低成活率。

5.移栽方法:移栽前先将苗放在清水中浸泡12~24小时,根系较长的剪留12~20cm。移栽行向南北,顺风透光。行距为cm,株距50cm。挖坑,坑深、宽各30cm,每穴栽一株。再将与混合的圈粪填入坑内,覆一层土。

栽苗时要将根舒展开以后填土,并轻轻提出苗,踏实再覆土,然后灌足水,待水自然渗下再培土。注意防止窝根与倒根,栽后踏实,灌足水,待水渗完后用土封穴。15天后进行查苗,没成活的需进行补苗。

(三)田间管理

抓好移栽后的第一年管理,不仅有利于缓苗,保证成活率,并且也为五味子迅速生长,提早开花,结实打下良好基础。

1.施肥灌水:五味子喜水喜肥,苗期生长很慢,所以要常浇水、除草、施肥。孕蕾开花结果期除了供给足够水分外,需要大量肥如肥水不足,则枝条细弱,越冬芽小。

在栽培上半年,肥、水不足时,影响花芽分化,多形成叶芽,雄花多,雌花少。在开花、坐果时期,肥、水不足会引起落果。因此,栽培五味子追肥非常重要。

追肥一般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5月下旬追氮肥(硫酸铵或硝酸铵等)20kg,第二次应在6月末追过磷酸钙,每亩40kg。在生育期不应追过多氮肥,以防产生落果,适当增加磷钾肥,利于结果。五味子生根力弱,应勤浇水,促进生根,长势旺盛。

2.松土除草:北五味子生育期间要及时松土除草,保持土壤疏松、无杂草,勿伤根,同时在基部做好树盘,便于灌水。

3.搭架:北五味是雌雄同株植物,雌花数量多少是产量高低的关键。在栽培管理中,通过搭架,改善架面的通风透光条件,能提高叶片光合效能,增加雌花数量,保证稳产丰产。

移栽第二年后,开始搭架,材料用水泥柱做立柱,用木竿或竹竿或8号铁丝在立柱上部拉一横线,每个主蔓处立一竹竿或木竿,高~cm,直径1.5~2cm,用绳固定在横线上,按右旋方向引五味子茎蔓上架,用绳绑好,以后就都自然上架了。

4.剪枝:五味子人工栽培若想获得稳产丰产,剪枝是关键。

夏季架面管理:植株在幼龄期要及时把选留主蔓引缚到竹竿上促进向上生长,成龄树枝侧蔓抽出的新梢原则上不用绑缚,若有过长的可留10节左右摘心,侧蔓(结果母枝)留的过长或负荷量较大量,应给予必要地绑缚,以免折枝。

冬季修剪:从植株落叶后2~3周至翌年伤流开始前进行冬季修剪,以3月中下旬完成为宜,修剪时,剪口离根2-2.5cm,离地表30cm架面不留侧枝。在侧蔓未布满架面时,对主蔓延长枝只减去未木质化部分,对侧蔓的修剪以中长梢修剪为主(留6-8个芽)间距保持15~20cm,单株剪留中长枝以10~15个为宜,叶丛枝原则上不剪,为了促进基芽的萌发,以利培养预备枝也可进行短梢和超短梢修剪(留1~3个芽)。对上一年剪留的中长枝要及时回缩,因此修剪时要在下部结果的重要部分,其上多数节位也易形成叶丛枝。上一年的延长枝也是结果的重要部分。

(四)收获1.收获:五味子实生苗5年后结果,无性繁殖3年挂果,一般栽植后4~5年大量结果。9月份果实呈紫红色摘下来晒干或阴干。适时采收很重要,否则涉及到产量和质量。采早商品质量差,采晚熟的太过,果皮易破裂,晒晾不方便。2.加工:五味子药用部分为果实。质量要求表面紫红色,皮肉厚、皱缩、油润,有光泽。质量的好坏,与采收期和加工方法有关。五味子加工方法简单,一般都是放在阳光下晒干。如天晴,晚间不必收起,晒干后油性大。如遇连雨天,可放在炕上薄薄摊开,缓缓烘干,温度不可过高,防止油挥发,变成焦粒,防止霉烂变质。晒至全干后,搓去果柄,挑出黑粒即可入库贮藏。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