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文献速递帕罗西汀联合参芪五味子颗粒治疗 [复制链接]

1#
HAPPYNEWYEAR

中国当代医药年第25卷第5期

帕罗西汀联合参芪五味子颗粒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的效果

姚旭东刘芳

医院(医院)心理科

背景

广泛性焦虑障碍(generalizedanxietydisorder,GAD)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焦虑障碍,主要临床特征为持续性的紧张不安、过分警觉及自主神经功能兴奋,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临床上在治疗GAD时主要选择苯二氮卓类抗抑郁药物和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两种药物,前者虽然能快速缓解患者症状,但会引起口干、头晕、震颤、心动过速等严重不良反应;后者虽然是治疗GAD的一线用药,但单一应用效果有限,且有可能出现新的症状以及药物依赖或药物耐受。

与西医相比,中医药在精神心理障碍性疾病的治疗中具有独特优势,其中参芪五味子颗粒就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有研究显示,单纯应用参芪五味子颗粒治疗GAD的效果要明显优于抗焦虑药物。本研究则以此为基础对GAD患者采用SSRI类药物帕罗西汀联合参芪五味子颗粒进行治疗,效果显著。

将年3月~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9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中GAD的诊断标准,且HAMA14项评分不低于14分;年龄在18岁以上;均坚持完成治疗。

对照组

男16例,女23例;年龄20~67岁,平均(44.18±9.57)岁;病程5个月~9年,平均(3.15±1.03)年。

患者均给予盐酸帕罗西汀片(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口服,起始剂量为10mg/d,根据病情阶梯递增,每周增加10mg,剂量范围为20~50mg/d,分次口服,连续治疗4周。

研究组

男18例,女21例;年龄20~70岁,平均(44.25±9.30)岁;病程6个月10年,平均(3.31±0.84)年。

患者均给予盐酸帕罗西汀片,服用方法同对照组,同时给予参芪五味子颗粒(康县独一味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治疗,口服,3粒/次,3次/d,连续治疗4周。

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不应用其他具有抗焦虑作用的药物。

观察指标:应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第1周末、治疗第2周末、治疗第4周末及治疗第8周末时的焦虑和睡眠情况,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药物不良反应,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疗效评价标准:HAMA减分>75%为痊愈;50%≤减分≤75%为显著进步,25%≤减分<50%为进步,减分率<25%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显著进步+进步)例数/总例数×%。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摘要: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参芪五味子颗粒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的效果。

方法:将年3月~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给予参芪五味子颗粒治疗,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变化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8周后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1%(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HAMA评分及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HAMA评分及PSQI评分在治疗后1周开始明显降低,对照组则从治疗后第2周开始降低,且研究组治疗后的HAMA及PSQ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的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帕罗西汀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的基础上,联合参芪五味子颗粒治疗有助于进一步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同时安全性高,患者不会对药物产生依赖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广泛性焦虑障碍;帕罗西汀;参芪五味子颗粒。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