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每周认识一味中药覆盆子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医生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05886446235639770&wfr=spider&for=pc
1概述

覆盆子,中药名。为蔷薇科植物华东覆盆子的干燥果实。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广西等地。具有益肾固精缩尿,养肝明目之功效。常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阳痿早泄,目暗昏花。

植物·覆盆子

2别名

覆盆、乌藨子、小托盘、山泡、竻藨子。

3产地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至中海拔地区,在山坡、路边阳处或阴处灌木丛中常见。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广西等地。

4形状鉴别

聚事果由众多核果聚合而成,略呈圆锥形或类球形,上端钝圆,底部较平坦,高0.6-1.3cm,直径0.5-1.2cm。表面灰绿色或淡棕色,密被灰白色或灰绿色短绒毛,宿萼棕色,5裂,先端多折断,上有多数残存花丝,下有果柄痕或连有细果柄。

小核果约呈半月形,背面隆起,腹面有突起棱线;表面棕色,背面及先端有灰白色毛,腹面及两侧有网状凹纹。质硬,内含棕色种子1粒。气清香,味微酸涩。以颗粒完整、饱满、色*绿、具酸味者为佳。

5炮制

筛去灰屑,拣净杂质,去柄。

1、《雷公炮炙论》:凡使覆盆子,用酒蒸一宿,以水淘两遍,晒干用。

2、《纲目》;采得覆盆子,捣作薄饼,晒干密贮,临时以酒拌蒸,尤妙。

6性味归经

性味:甘酸,平。

1、《别录》:味甘,平,无*。

2、《千金·食治》:味甘辛,平。

3、《药性论》:微热,味甘辛。

4、孟诜:味酸。

归经:《滇南本草》:入肝、肾二经。

7功能主治

补肝肾,缩小便,助阳,固精,明目。治阳痿,遗精,溲数,遗溺,虚劳,目暗。

1、《别录》:主益气轻身,令发不白。

2、《药性论》:主男子肾精虚竭,女子食之有子。主阴痿。

3、《日华子本草》:安五脏,益颜色,养精气,长发,强志。疗中风身热及惊。

4、《开宝本草》:补虚续绝,强阴建阳,悦泽肌肤,安和脏腑,温中益力,疗劳损风虚,补肝明目。

5、《本草衍义》:益肾脏,缩小便。

6、《本草蒙筌》:治肾伤精竭流滑。

7、《本草述》:治劳倦、虚劳,肝肾气虚恶寒,肾气虚逆咳嗽、痿、消瘅、泄泻、赤白浊,鹤膝风,诸见血证及目疾。

8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2钱:浸酒、熬膏或入丸、散。

9注意事项

肾虚有火,小便短涩者慎服。

1、《本草经疏》:强阳不倒者忌之。

2、《本草汇言》:肾热阴虚,血燥血少之证戒之。

3、《本草从新》:小便不利者勿服。

10相关配伍

1、治阳事不起:覆盆子,酒浸,焙研为末,每旦酒服三钱。(《濒湖集简方》)

2、添精补髓,疏利肾气,不问下焦虚实寒热,服之自能平秘:枸杞子八两,菟丝子八两(酒蒸,捣饼),五味子二两(研碎),覆盆子四两(酒洗,去目)。车前子二两(扬净),上药,俱择精新者,焙晒干,共为细末,炼蜜丸,梧桐子大。每服,空心九十丸,上床时五十丸,百沸汤或盐汤送下,冬月用温酒送下。(《摄生众妙方》五子衍宗丸)

3、治肺虚寒:覆盆子,取汁作煎为果,仍少加蜜,或熬为稀饧,点服。(《本草衍义》)

11覆盆子小故事

话说东晋有一个医药学家叫葛洪,医术很高明,自小性格内向,不擅长与人打交道,常年闭门不出,与书为伴,涉猎很广。之后又隐居在罗浮山炼丹。他在修道时,常用自己所学医术帮助百姓,因过度操劳加上年事已高,日积月累便落下了病根子,得了“夜尿症”,睡眠不足、精神不振。有一日,葛洪像往常一样去山上采药,爬到半山腰,脚下不小心踩空了,坠入山崖,陷入昏迷状态。待他醒来之时,发现了好多通红的小果子。葛洪便摘来吃,发现这种小野果柔软多汁、酸酸甜甜,很可口。意料之外的是,食用了这种小红果子之后当天晚上,葛洪的“夜尿症”有所改善。葛洪觉得惊奇便又采了许多回来,吃了之后发现自己的“夜尿症”日渐好转了。葛洪大喜,便采来许多小红果拿给一些百姓食用,发现这种小野果果然具有治疗“夜尿症”的功效,民间称道:“食用了这种小野果,晚上就可以把尿盆翻覆过来放置了。”覆盆子这名儿便是由此得来。

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取中药精华

弘国粹文化

贝尼菲特欢迎您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