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皮肤科医院地址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4620139.html导读:
大枣与乌梅的搭配甚妙,二者煎汤加适量糖,即是一道老少咸宜的药膳。乌梅敛肺涩肠、生津安蛔,红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二者合用,共奏滋阴、益气、敛汗之功,用于心阴亏虚所致的烦热口渴、气短神疲、盗汗不止等症,适合脾胃气虚兼有阴虚的人。且二者甘甜爽口,让人身心甚是舒畅。
//////////
大枣乌梅主编/何庆勇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伤寒杂治第一说:“治伤寒热病后口干,喜唾,咽痛方,大枣二十枚,乌梅十枚。上二味合捣,蜜和,含如杏核大,咽其汁,甚验。”
大枣味甘性温,主入脾、胃、心经,能够补脾益气,与*芪、*参、白术等健脾益气之药同用可以治疗脾气虚弱,倦怠乏力;还可以补津液,治疗胃阴虚,津液不足之口干口渴;还能养心血,安心神,除烦闷,治心阴不足,常与浮小麦、甘草配伍治疗妇人脏躁、心中烦乱。
乌梅味酸涩,性平,入肝、脾、肺、大肠经,本品酸涩而性收敛,能敛肺止咳,治疗肺虚久咳或干咳无痰之证,还能涩肠止泻,治疗久泻久痢;因乌梅味酸可生津液、止烦渴,故用于治疗虚热消渴等症状。除此之外,乌梅极酸,是安蛔之良药。
热病伤阴导致口干咽痛,以乌梅生津液,滋补肺阴,敛肺止咳;大枣补益中焦脾气,使气血津液生化得源。两药相伍,补脾肺而养阴。
主治热病伤阴所致口干、咽痛。
大枣20~30g,乌梅10~15g。
在《临证指南医案》中叶天士提出“以甘平,或甘凉濡润,以养胃阴,则津液复来,使之通降而已矣”,此义即宗《*帝内经》所谓“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以通为用”之理也,叶氏常常以乌梅配伍石斛、沙参、麦冬、白芍、白扁豆等治疗胃阴受损。此外,“蛔得酸则静”,乌梅极酸,有安蛔止痛之功,故《伤寒论》中以乌梅为主药,设乌梅丸治疗蛔厥证。
图:乌梅(图片来自《一起发现中医之效家庭小妙招讲记》)
类方荟萃
1.含消丸(《千金翼方》)
组成:乌梅(去核)、大枣(去核)各二七枚,茯苓、五味子、甘草(炙)各一两。
功效:主治胸中热,口干。
2.梅红汤(《圣济总录》)
组成:乌梅肉(炒)、知母(焙)、贝母(去心)、藿香叶、五味子、蛤粉、人参、赤茯苓(去黑皮)、大*(锉,炒)、甘草(炙,锉)各一两。
功效:主治伤寒烦躁狂言,咽膈壅闷,口干多渴。
登场书籍
《备急千金要方药对》
本书详细地介绍了《备急千金要方》中的个药对,包括每组药对的组成、炮制、单味药效、配伍功效、主治病症、参考用量以及临床应用要点,有些还有类方荟萃。所选药对组方简便,疗效确切。
中医书院购书链接——
养生正道
版权声明
本文选自《备急千金要方药对》,何庆勇◎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袋鼠医学转载,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全部图片所有版权图片,请勿盗图。
商业合作或投稿:cptc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