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进入炎热的夏天模式,在夏季大家都知道最重视的是防止中暑,我们小时候防暑的老办法是多喝绿豆汤;现在有点极端,大家为了防暑,一热就开空调,一热就喝冷饮,因为空调在夏天非常便利,因为冷饮能马上感受到凉爽的刺激,所以,身上一出汗就想吹风扇、开空调、喝冷饮,其实,这样很容易伤害到肠胃。
一、春夏养阳的含义:
这是一个极端,为了夏天躲避暑热,这个空调开得特别凉,稍微出点汗其实对人有一些好处,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这两个极端,一个是不要过热,一个是不要过凉,《*帝内经》里有句话叫,“春夏养阳”,不要贪凉、饮冷而损伤阳气,阳气足抵抗力强,夏季养阳要远离寒邪,饮食上应注意少食生冷食物,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处方”,夏天就应该用姜等食物来温中散寒,把生姜、红糖一起冲泡饮用效果很好。
夏季是一年里阳气最盛的季节,是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夏季养生的原则是在盛夏要防暑邪,在长夏要防湿邪,同时要注意保护人体的阳气;夏天天气一热,大家食欲都差,所以这个时候都喜欢吃一点凉爽的东西,开胃的东西,饮食方面也不喜欢太油腻的东西,都喜欢吃比较清淡的食物,夏天的饮食应该以清淡、容易消化为主,少吃油腻以及辛辣上火的食物,清淡饮食能够清热防暑、补液,还能增进食欲,这就是“春夏养阳”的主要含义,防止因避暑而过分的贪凉饮冷从而伤害了体内的阳气。
二、夏季我们要做好这几点:
1、预防空调病,不要整天呆在空调房里, 有人喜欢一直呆在有空调的房间里、车里,一旦外出身体有汗时立刻进入较冷的房间,容易产生热伤风,身体被电扇或空调直接对着吹会“受风”而发关节肌肉疼痛。
2、保证睡眠,夏季人体消耗大,容易产生疲劳,也容易犯困,睡眠不足是常态,睡眠不足会造成精力、体力下降,记忆力下降,人体免疫功能下降,白天萎靡不振、困倦,建议每天午休补充睡眠,晚上睡前不喝茶,睡前闭目静坐安神几分钟,然后进入自然睡眠。
3、节制冷饮,夏季各种冷饮、冰激凌、冰镇食品是极大的诱惑, 长期大量贪食冷饮冰镇食品,会损伤脾胃,造成脾胃虚寒,如果有手脚发凉、怕冷的人,更不要吃冰冷的食物,因为夏季就怕两个极端,极热、极寒,容易引起脾胃不适。
4、静心养心,夏季炎热,人容易烦躁、发怒,暑热难耐脾气暴躁,中医认为,“百病皆由气生”,异常的情绪可以导致肝气郁结、脾胃失调、内分泌紊乱、免疫力降低,俗话说“心静身自凉”,心静了,人体的气机正常,就会发挥正常的免疫调节功能,所以调整心态很重要,建议多喝点清心疏肝解暑的绿豆汤、薄荷茶、藿香茶、莲子心茶等。
三、夏天应该注意几个原则:
1、健脾除湿,夏天最大的邪气就是湿,天热湿气重脾胃变弱,人们经常感觉胃口不好,容易腹泻,所以应常服健脾利湿之物,一般多选择健脾化湿及利湿之品,如冬瓜、藿香、莲子、佩兰等。
2、清热消暑,夏日气温高,暑热邪盛,人体心火较旺,因此常用些具有清热解*清心火作用的食材,如莲子心、菊花、薄荷、金银花、荷叶等祛暑。
3、补养肺肾,夏天心火旺而肺金、肾水虚衰,要注意补养肺肾之阴,可选用枸杞子、生地、百合、桑葚、五味子等,可防出汗太过,耗伤津气。
总结:夏季在五行属火,对应人体的心,夏季心火旺盛,会出现心烦、失眠等情况,夏季里,人们大多感觉到情绪烦躁、心神不宁、睡眠不好,因此容易产生心神受伤,在中医的养生理论中有“夏季宜养心”的说法,因此,夏季养心是关键,饮食宜清淡,注意静心养神,保证充足睡眠,运动量不宜过大,适度防暑降温,切忌贪凉,以免损伤阳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