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精气宿于星月,人之精气在于两目。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所以心肝脾肺肾的健康状况,都会在眼上表现出来。
肾水足,瞳仁明亮。肝气足,眼珠清澈。肺气足,眼白晶莹。脾气足,大眼睛既无黑眼圈又无眼袋。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老化,视力也常感退步,尤其肝肾虚,更可使眼珠的清澈度和明亮度变差。
清代医家汪昂所著《医方集解》疗肾滋本丸,由*柏和知母两大滋阴清热名牌组成。
肝开窍于目,肝属木,得水则长势好,缺水则长势差。故用*柏知母清热滋肾水。
知母苦寒,苦寒而不燥,上能清肺,中能凉胃,下能泻肾火。由于肺金为肾水之母,母清则子安,可退肾经的虚热。为滋阴降火要药。
*柏,苦寒沉降入肾、膀胱、大肠经。长于清泻下焦湿热,制肾经过于旺盛之火,火不狂则水生,补肾水之不足。
两者相配,可谓经典药对,清下焦之火而不伤正,正是金水相生,明亮眼目。
疗肾滋本丸组成:
酒*柏、酒知母(酒炒)各10克,水煎服。
本方脾胃好但眼目暗者可用。
那如果脾胃虚又眼目暗,该用何方呢?
脾胃虚容易引起湿气留聚,气滞血瘀。
医家说:“血养水,水养膏,膏护瞳神,气为运用,神则维持。”所以气血冲和是保持正常视功能的基础。
气滞:因情绪差或病邪阻挡遏制,使肝气郁滞不行,疏泄功能下降,眼部气血运行、升降出入进入无序进状。
血瘀:叛逃经脉的血液不能及时排出或消散,停留于眼内或血行不畅阻塞脉络,引起眼部功能异常。
赤芍入肝脾经,木香入肺肝脾经,*连入心肝胆脾胃大肠经。
且赤芍酸苦凉,木香辛苦温,*连苦寒。三味各有各的道。
赤芍凉血行瘀,能清血分实热,散留滞的瘀血,使血活而瘀自破除,由此通顺血脉益眼目。
木香行气理气,能以畅肺气直入肾而达表,健脾气温中而除湿,顺肝气和血益肾,由此通畅一身逆气,尤以健脾气,和气血而明目。
*连清热燥湿,泻火解*,疏泄肝胆,可上可下,上行清风火之目病,下能泄降一切有余之湿火,让体内的垃圾浊物从下焦离开。
三味相配,木香将体内的气机理顺,且木香以用量数倍于赤芍*连,重在行体内滞气而益血。赤芍将瘀堵的血液理顺,*连将血中的杂质从下焦清理出去而益肾。且*连可去心火,将心火往下降,同样可益肾。
三味共用,正是宋代官修医书《圣济总录》补虚汤。
组成:赤芍3g,木香15g,*连1.5g。(用量仅供参考)
打为细末,每次服6克。
治肝肾虚,脾胃气滞之目暗,兼治耳聋。
为什么本方又能治耳聋呢?
*帝内经有“胃气一虚,耳、目、口、鼻俱为之病”之说,因此耳聋耳鸣也可能是因为脾胃不好。
金元时代的大医家李东垣著《脾胃论》,亦强调包括耳聋在内的九窍疾病多因脾胃功能失调所致。
其书云:“脾胃乃元气之本,脏腑经络之源。脾胃强健,水谷得化,精微四布,元气充沛,脏腑经络有所养,则精、气、神皆出,九窍通利也。”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