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南五味子(左)和干南五味子。图片由世界自然基金会提供
新华社成都12月29日电(记者杨三军、杨迪、张海磊)隆冬时节,尽管天气寒冷,罗中平还是组织村民整理出10亩土地,把野生的南五味子从山上移栽到山脚,尝试扩大人工种植的产量。
南五味子是一种在中国南方各地广泛分布的中药材,而产自长江上游四川平武县的南五味子还有着“特殊身份”——它是首个通过世界自然基金会“大熊猫友好型认证”的产品。
“这个认证最核心的要求是来自野生大熊猫分布区,对大熊猫保护和人类生计都有可衡量的贡献,可持续利用。”作为平武县水晶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罗中平已经与世界自然基金会合作了十年,把采摘和销售南五味子逐步发展成一项产业,以替代砍树、采挖草药、狩猎等传统生计。今年,合作社对外销售了10吨南五味子,带动余户社员户均增收近元。
位于平武县境内的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最早一批以保护野生大熊猫栖息地为主的保护区之一。新华社记者杨迪摄
今年10月29日,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正式挂牌,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进入了全面推进的新阶段。在平方公里的国家公园范围内,今后将更加突出对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人为活动增量将受到严格控制。
有着“天下大熊猫第一县”美誉的平武县是大熊猫国家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年发布的第四次全国大熊猫调查统计,平武县有只野生大熊猫,约占中国野生大熊猫数量的18%;全县平方公里的幅员面积中,有48%为大熊猫栖息地。但同时,拥有18.6万人口的平武县也是秦巴山区连片特困地区,是国家级贫困县。
“保护大熊猫很重要,但人的生存发展也同样重要。”平武县县长黄骏说,近年来当地政府、社会公益组织和个体,一直在努力探索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之道。
曾是国有林场的老河沟距离平武县城40余公里,背靠四川唐家河和甘肃白水江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岷山山系大熊猫的迁徙廊道和基因交流的咽喉要道,如今也处于大熊猫国家公园范围内。
老河沟保护区内红外相机拍摄到的野生大熊猫。图片由老河沟自然保护中心提供
年,中国在四川试点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老河沟全面停止了林木采伐经营活动,当时27岁的林场职工陈祥辉从砍树人变成护林人。
“但管护林场与保护自然资源之间还是有区别。”陈祥辉说,社会公益组织的介入改变了老河沟的命运。
在四川省林业部门的支持下,平武县在年与四川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签订了50年的委托管理协议,将老河沟的国有林委托给基金会按照保护地的模式进行管理。年,老河沟自然保护中心成立,作为保护工作的具体履职机构。
目前,该中心有近30名员工。除了加强巡护、红外相机调查等保护措施之外,社区发展也成为他们很重要的一项工作。花生、柿饼、腊肉、蜂蜜等当地农副产品,经过保护中心和其关联企业的开发和经营,成为电商平台上的“抢手货”。
“通过‘定制农业’的模式,我们指导村民用有机农业的方式进行生产。对符合标准的农产品,我们会高于市场价收购,确保他们的收益。”在保护中心负责社区发展项目的陈祥辉告诉记者,一开始参与社区发展项目的农户不到10户,现在已经吸引了周边4个村的近余户参与,平均每户从项目上实现年增收近1万元。
“这些项目改变了村民传统的‘靠山吃山’生存方式,不再以破坏生态、牺牲环境为代价。”陈祥辉说。
平武县木皮藏族乡关坝村村民在查看蜂槽。图片由蚂蚁金服提供
从上世纪60年代至今,平武针对大熊猫保护已先后建立起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和两个县级自然保护区。但直到大熊猫国家公园试点工作开始前,全县仍然有48%的大熊猫种群以及49%的大熊猫栖息地面积处于各类保护区之外。
在行政力量难以覆盖的区域里,平武县还积极探索依靠社区力量、发动群众参与来保护大熊猫栖息地的“自然保护小区”新模式。
年1月,“关坝沟流域自然保护小区”在平武县木皮藏族乡关坝村挂牌。这里是一个大熊猫种群栖息地的核心区域。村里搞起了养蜂合作社,销售蜂蜜的收入购买鱼苗在关坝沟里增殖放流;许多过去从事养牛养羊的农户也逐渐退出、转型。
“村民们看到,绿水青山真的变成了真金白银。”关坝村青年李芯锐说,近几年金丝猴、野猪、羚羊、野生大熊猫也都成了红外相机里的“常客”。
老河沟保护区内红外相机拍摄到的羚牛。图片由老河沟自然保护中心提供
今年10月下旬,在世界自然基金会“大熊猫友好型认证”标准发布后,平武县水晶中药材合作社与美国知名的传统花草茶生产商TraditionalMedicinals公司,再次签订了为期五年的购买合约,订购价格高于市场价20%。
“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不应该是对立的。”平武县林业局副局长蒋仕伟满怀信心地说,“我们相信,一定会找到更多的‘桥梁’,把环境保护和生态扶贫很好结合起来,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蒋仕伟对未来的信心,来自发展的底气。仅今年前9个月,平武县生态农业就实现产值1.11亿元,贫困户人均增收约0元。经过各方多年的共同努力,全县贫困发生率已由年的12.8%降至目前的0.46%,脱贫“摘帽”即将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