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屋场村是巴东县野三关镇重点贫困村。年春,中南民族大学开始派驻工作队,参与该村精准扶贫工作。
江城的早春已是春意盎然,但高海拔的驻点村却是春寒料峭。“冷”,是驻点村当初给高校老师们上的“第一课”。
如何将高校教育、人才、智力
科技和文化优势
赋能扶贫村脱贫致富?
中南民大工作队开始求索破解之路
01
以“智”开路
以“智”开路,一场脱贫攻坚“春天的故事”,开始在这个贫困村温情演绎......
队长暨驻村第一书记,为中南民大经济学院*委副书记、国家民委民族团结进步活动研究中心研究员洪盛志,队员为该校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李小*博士、任永申博士。校派驻巴东联络员、巴东县委常委、副县长向宁联系瓦屋场村,经常到村指导工作。
村里来了博士,这更让村民们多了几分期待。了解到村里有种植药材的传统,这让两位药学博士一阵心动,不仅没有水土不服,反而很快进入角色。为村民进行中药材种植知识培训,做中药材种植户家中的“串门常客”,组织村干部、“尖刀班”成员、村民参加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培训,牵线中药材企业进村......一场从“药材”到“产业”的革命悄然兴起。
再穷不能穷教育。了解到该村尚存一所小学,且在校学生大部分为贫困家庭的孩子和留守儿童后,驻村工作队迅速制定教育扶贫方案。年儿童节,上海慈慧公益基金会、中南民大资助管理中心阳光工作室来到瓦屋场村小学,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捐赠图书项目,帮助学校建立图书室和班级图书角,并为留守儿童捐赠文具、书包等学习用品,走访部分留守儿童的家庭。同年11月9日,驻村工作队联合该校多个学院和处室教工*支部共同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组织中南民族大学向阳支教队在瓦屋场小学开展暑假支教活动。
为了改善学习教育教学条件,驻村工作队为瓦屋场小学争取到湖北省教育厅30万元水厕修建项目,新建一个高标准水厕。积极帮助该村小学成功申请到东西部杭州对口恩施支持项目20多万元,用于拆除危房并就地修建健身场所、教职工宿舍屋顶遮阳工程、旧蓄水池维修等。
同时,工作队争取资金对学校人行便道进行整修,铺上了石板和水泥路,安装太阳能路灯,确保了学生和家长出行安全。
02
产业兴村
瓦屋场村一组村民田文珍,属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这是工作队到村后走访的第一户农户。当看到田文珍家房前屋后和空闲地都种植了药材后,工作队员隔三岔五到其家进行现场指导,并电话联系帮忙购买品质优良的北五味子株、价值近元的山慈菇种苗和能种一亩地的紫苏种子。有了药材的规模种植,田文珍一家就有了相对稳定的收入,这也是工作队力争让贫困户户户有产业的一个帮扶缩影。
至目前
全村试种大*、北五味子
山慈菇等药材50多亩
投入10万元中药材扶贫专项资金
建成瓦屋场村
名贵中药材原生态培育示范基地
新成立中药材种植合作社3个
同时,驻村工作队还充分发挥两名药学博士的专业优势,利用野外实践机会,鉴定植物余种,并一一拍摄照片、制作标本份,编印《巴东药材识别手册——一本适合老百姓的书》,指导村民进行药材识别、采集;参与了巴东中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及规划报告的撰写,提出了促进巴东中医药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并带动瓦屋场村中药材产业快速发展的路径;制订了《瓦屋场村流酒坪药旅融合产业发展+民宿规划》,并争取项目资金12.2万元(村里配套支持3万多元),为流酒坪“药旅融合+民宿”奠定了良好基础。
03
内力激活
工作队特别重视开展贫困户精神脱贫工作,注重扶贫与扶志相结合。
通过各种屋场会、*员大会、小组会、入户座谈等多种机会,结合扫黑除恶、美丽乡村建设等加大对贫困户的思想文化教育,通过深入宣传国家相关*策发动群众,坚定贫困群众脱贫的信心,激励困难群众实现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转变。
积极支持村里开展群众文化生活,目前,村里已建有文化活动广场两个、篮球场两个,成立舞蹈队、腰鼓队、篮球队、合唱团等群众文体组织,组织开展暑期支教文艺演出、篮球比赛等活动,丰富了群众业余文化生活。
以“智”开路、产业兴村、内力激活
中南民族大学“智”援扶贫村的“三件法宝”
让贫困的瓦屋场村成功“出列摘帽”
总编:曾凡刚审核:张应喜
来源:巴东扶贫
特约记者:张应喜张安地
策划:巴东县融媒体中心
执行编辑:王嫣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