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子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史载祥炙甘草汤,阴阳并调,快慢皆治
TUhjnbcbe - 2023/8/28 20:23:00

?炙甘草汤在当下临床多应用于伴心动悸、脉结代的消耗性疾病。这些疾病核心病机多为阴虚阳损、营卫失调、络脉瘀阻。炙甘草汤治疗心律失常具有“快慢皆治”的中医药特色。

?炙甘草汤补阴津大于益心气,但心动悸、脉结代之心律失常多伴宗气虚陷、血瘀络阻,可合用升陷祛瘀汤以益气举陷、祛瘀通络,以达更为全面的阴阳、营卫、气血、升降、制化的调整。

心悸在临床较为常见,大多为各类心律失常,目前西医细胞电生理、动作电位、离子通道等有关心律失常的病理生理研究已相当精细,对应治疗也比较详尽,但其治疗仍颇为棘手。中医看似是治疗该病的薄弱环节,其实不然,业师前辈们应用炙甘草汤治疗“脉结代、心动悸”的实录,早已有肯定且自信的答案。

曹颖甫《经方实验录》记载:“律师姚健,现住小西门外大兴街,尝来请诊,眠食无恙,按其脉结代,约十余至一停,或二十、三十至一停不等。又以事烦,心常跳跃不宁,此仲师所谓心动悸、脉结代,炙甘草汤主之之证是也。因书经方与之,服十剂而瘥。”“医院庖丁某,病下利,脉结代,次公疏炙甘草汤去麻仁方与之。当时郑璞容会计之戚陈某适在旁,见曰:‘此古方也,安能疗今病?’次公忿与之争,仅服一剂,即利止脉和。盖病起已四十余日,庸工延误,遂至于此,此次设无次公之明眼,则病所受痛苦,不知伊于胡底也。”书中还说:“余用本方,无虑百数十次,未见不效者,其证以心动悸为主。”

还应值得注意的是,当下某些抗心律失常的西药,因作用单一且有不良反应,其本身就可引起心律失常。炙甘草汤的实效更当引发我们的理性思考。笔者验证于临床,确可重复,且有阴阳并调、快慢皆治之优势。

方源与传承

“心主血脉”(《内经·六节藏象论》),“心者,营卫之本”(《难经注释》)。《难经·第十四难》载“损其心者,调其营卫”,提出治则,但未示方药。至东汉张仲景提出两益营卫、阴阳并调的炙甘草汤。

炙甘草汤始见于《伤寒杂病论》:“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原方组成及煎服法为:甘草四两(炙),生姜三两(切),人参二两,生地*一斤,桂枝三两(去皮),阿胶二两,麦门冬半升(去心),麻仁半升,大枣十二枚(擘)。上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一名复脉汤。

本方配伍精当,组方严谨,剂量、煎法独特,后世医家多以其为“滋阴通阳”之祖方,并逐渐扩大其适应证。如《千金翼方》以该方“治虚劳不足”,《外台秘要》载其“治肺痿涎多”,《卫生宝鉴》记载该方可治“伤寒误下”。

至清代温病学派兴起,炙甘草汤的应用更为广泛。如《温病条辨》中,滋阴养液的加减复脉汤,即由炙甘草汤去参、桂、姜、枣,加白芍而成;治阴损及阳、心气受损的救逆汤,由加减复脉汤去麻仁,加生龙骨、生牡蛎而成,及一甲、二甲、三甲复脉汤(分别依次加生牡蛎、生鳖甲、生龟板),以及大定风珠(三甲复脉加五味子、鸡子*)等方,均由此方化裁而成。用于温热病*伤阴、下焦真阴欲竭引发的虚风内动、脉结代诸症。

方义及应用

炙甘草汤,以炙甘草配人参、大枣补心气、滋化源,麦冬、麻仁、生地*、阿胶养心阴、益血脉;佐以桂枝、生姜、清酒振奋心阳、行气血。全方滋阴养血、通阳复脉,阴生阳长,宣阳化阴,阴阳、营卫并调,气血兼顾。历代医家应用本方治疗以“脉结代、心动悸”为主症的阴阳两虚、营卫俱损、全身虚弱的病症,如《千金翼方》以炙甘草汤“治虚劳不足,汗出而闷,脉结悸,行动如常,不出百日,危急者十一日死”。《外台秘要》以炙甘草汤“疗肺痿涎唾多,心中温温液液者”。

炙甘草汤在当下临床多应用于伴心动悸、脉结代的消耗性疾病,如结核病、糖尿病、甲亢、肿瘤、重度感染、长期发热、术后大量失血及整体虚弱等,以及循环系统器质性或功能性障碍而导致的心律失常,包括缺血性心脏病、心肌病(心肌炎、扩张性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心瓣膜疾患、心力衰竭等引起的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依心率快慢,临床常分为快速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房颤、室性心动过速、早搏)和缓慢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缓、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各类传导阻滞)。但其核心病机,依整体辨证(包括心脏整体、循环系统整体及机体整体态)多为阴虚阳损、营卫失调、络脉瘀阻。阴阳平衡的自稳态调节失控,如泵血、收缩、血供等,而非单一的兴奋、起搏、传导的“电路”障碍,治疗当遵生克制化、亢害承制,“谨察其阴阳之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调动内源性自我调控机制,以达复脉定悸之目的。所以炙甘草汤既可以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也可以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还可以治疗西医药物治疗无从下手的快慢综合征(既有窦性心动过缓又有快速房性心动过速),慢快综合征(既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又有快速房颤)。炙甘草汤从整体调控、多靶点、多层面的治疗,可充分展示“快慢皆治”的双向治疗心律失常的中医药特色。

这恰如《经方实验录》“炙甘草汤证其三”所记:“按本汤证脉象数者居多,甚至百至以上,迟者较少,甚在六十至以下。服本汤之后,其数者将减缓,其缓者将增速,悉渐近于标准之数。盖过犹不及,本汤能削其过而益其不及,药力伟矣。”时代所限,虽无心电图佐证,但心率快慢的标准与当下完全一致,足资参考。

炙甘草汤应用脉证:1.心悸、怔忡、胸闷、气短;2.乏力、倦怠、消瘦、虚弱;3.面色无华、口干、便约不畅;4.苔薄少津、质嫩或光红、裂纹;5.脉结、代、促,三五不调,虚、细、弱,寸脉不足等;6.心电图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提示有快速性或缓慢性心律失常。

一般应用剂量及煎服法:炙甘草15g,生地*30g,桂枝10g,麦冬15g,*参15g,阿胶10g(烊化),麻仁12g,生姜10g,大枣10g。以*酒mL加水泡40分钟,将两次煎取药汁,稍浓缩后分三份,各约50~70mL,分早、中、晚3次服用。

依病情需要,炙甘草可用至30~60g,但伴高血压、浮肿明显者除外。生地*可用至60~g,服后患者有便溏、腹泻,可加大*酒用量至~mL(达到酒水各半)。

从炙甘草汤的药物组成剂量比重(尤其生地一斤)来看,补阴津大于益心气,但“心动悸、脉结代”之心律失常多伴宗气(大气)虚陷、血瘀络阻(久病多瘀),可合用笔者验方升陷祛瘀汤(生*芪、知母、*参、桔梗、柴胡、升麻、山萸肉、三棱、莪术、益母草)以益气举陷、祛瘀通络,以达更为全面的阴阳、营卫、气血、升降、制化的调整。

典型医案

案一:永久性心房颤动(二次射频消融术失败)

李某,男,65岁,年6月19日初诊。主诉:心慌、气短反复发作2年,加重半年。患者年9月劳累后出现心慌、气短,查心电图示“心房颤动”,医院行射频消融治疗后恢复窦性心律,术后10个月心房颤动复发。于年9月再次行射频消融术,术后15天复发。患者诉当时主管医师告之2次射频消融术失败,不宜行第3次射频消融术,建议行外科迷宫术,但患者拒绝。采用内科药物保守治疗,即口服华法林抗凝、倍他乐克控制心室率。第2次射频消融治疗后,心房颤动复发至今已持续9个月,多次复查心电图皆为心房颤动。既往史:7年诊断为冠心病,前降支狭窄80%并置入支架1枚。刻下:近半年心慌、气短伴有乏力,活动后尤甚,劳累后胸痛、胸闷,夜寐欠安,入睡困难,眠浅多梦,纳谷尚可,大便每日1~2次,不成形,脉短滑、三五不调,舌质暗,苔白稍腻。

西医诊断:永久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稳定型心绞痛。

中医辨证:阴阳两虚,气陷血瘀。

治法:阴阳并调,升陷祛瘀。

予炙甘草汤合升陷祛瘀汤加味:炙甘草30g,红参10g,生姜15g,桂枝15g,生地*40g,鲜地*20g,火麻仁10g,大枣15g,麦冬15g,阿胶12g(烊化),法半夏30g,炒薏苡仁60g,*芪20g,*参15g,柴胡10g,升麻10g,桔梗10g,知母15g,三棱12g,莪术15g,益母草30g,山茱萸15g。配*酒mL,泡煎。7剂,每日1剂,分3次温服。

6月26日二诊:患者家住外地,就医路途遥远,服用7剂中药后自觉症状有减轻,按方抓药,又续服14剂后心慌症状显著好转,反复检查心电图均为窦性心律,自诉“堪称奇迹”。患者仍稍觉乏力,睡眠欠佳,大便日1次,不成形,舌胖大,苔白腻,舌下静脉迂曲,脉沉细滑。效不更法,在原方的基础上去益母草,加仙鹤草30g、秦皮10g、苍术15g。

随访4个月,患者无心慌症状发作,复查心电图仍为窦性心律。

按永久房颤,指持续房颤一年以上,药物及射频消融无效者。该患者两次射频消融均失败。炙甘草汤燮理阴阳、育阴逐痹,合用升陷祛瘀汤,从阴阳、气血、升降整体调节,复方合治。方中突出生地*用量,且使用部分鲜地*,是取效眼点。据考,仲景所用地*均为鲜地*。

案二:永久性房颤、慢快综合征

白某,女,61岁,年12月26日初诊。主诉:心悸、胸痛20年,加重1个月。患者有风湿性心脏病病史20余年,有永久性心房颤动,因心悸、胸痛加重而来诊。超声心动图示左房扩大,二尖瓣中度狭窄,伴中等量反流。24小时动态心电图提示房颤律大于2.0秒的长间歇次/24h,最长3.97秒,伴室性期前收缩。患者1个月前住院,医生建议行二尖瓣换瓣手术及安置起搏器,但考虑到手术风险较大,患者拒绝此治疗方案,遂求诊于中医。刻下:心悸、胸痛、气短,乏力,步履维艰,纳呆,脉三五不调、细短,苔薄白腻,舌质暗。

西医诊断:风湿性心脏病,永久性心房颤动,慢快综合征,心力衰竭。

中医辨证:阴阳两虚,气陷络阻。

治法:育阴逐痹,益气举陷。

予炙甘草汤合升陷祛瘀汤加味:炙甘草20g,生地*30g,桂枝10g,*参15g,火麻仁15g,麦冬15g,干姜6g,阿胶10g(烊化),大枣15g,生*芪50g,柴胡10g,升麻10g,桔梗10g,知母10g,三棱20g,莪术30g,鸡内金15g,生牡蛎30g,远志10g,石菖蒲10g,红景天30g,香加皮3g。另加*酒mL入煎,14剂。

服药后胸痛未作,诸症皆减,偶自觉心悸,劳累后心悸气短明显。脉细短弱、三五不调,舌质淡暗、有齿痕,苔薄。考虑气短、乏力、难于行走等大气下陷证候明显改善,仍偶有心悸发作,于年3月25日后仍以炙甘草汤合升陷祛瘀汤益气养阴复脉、举陷祛瘀。

守前方稍作加减服半年,患者胸痛未作,偶有心悸,程度较前减轻,乏力明显改善,可处理部分日常工作。脉细缓、三五不调。炙甘草加至30g,干姜易炮姜,加西洋参10g,另加*酒mL入煎。

连续治疗近1年,患者乏力、自汗减轻,左胸部憋闷不适感加重,轻度盗汗,便溏,脉细微,苔腻微*。上方去火麻仁,炮姜加至8g以温脾止泻,加瓜蒌30g、薤白30g、半夏30g以宽胸散结。

改服上方后盗汗减,左胸痛不适感消除,偶感胸中懊憹(恼),莫可名状,偶心悸,脉细微,舌质暗,苔薄腻。继续以原方巩固,加栀子豉汤(栀子15g、淡豆豉40g)以清热除烦。

14剂后懊憹止,去栀子豉汤,守原方继服。

年2月25日间断治疗一年,诸症缓解。胸痛未作,阵发心悸明显减少,乏力改善(原举步维艰,出行需坐轮椅,现可步行1千米,平时可处理部分家庭事务及工作)。复查24小时动态心电图示房颤律,部分伴差传,室性期前收缩0次,大于2.0秒的长间歇共0次。

随访8年,患者间断服用汤药,目前可正常生活,退休后返聘,可适应日常工作,胸痛未再发作,心悸症状不显,活动耐力增强,生活质量改善。

按该患者老年女性,有风心病病史,永久性房颤,室性期前收缩,伴多发长间歇,最长3.97秒,属于西医药物治疗棘手的慢快综合征,建议二尖瓣换瓣手术及安置心脏起搏器,患者拒绝,转求中医治疗。以调理阴阳、快慢皆治的炙甘草汤为基础,合用升陷祛瘀汤加减,经治后室性期前收缩、长间歇皆消失,心功能逐渐恢复,可正常生活、工作。

内容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1
查看完整版本: 史载祥炙甘草汤,阴阳并调,快慢皆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