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子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敷脐疗法治疗失眠
TUhjnbcbe - 2023/10/30 19:06:00

敷脐疗法,指将药物(粉、糊、膏等剂型)敷置于脐眼或脐部,以治疗眩晕、盗汗、便秘、尿闭、遗精、阳痿、阴挺、痛经等病证的方法。

脐疗历史

脐自古只灸不针,至唐代逐渐发展为药灸并用。

春秋、战国时代五十二病方,这本书中即有肚脐填药之记载,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一书中,也记载了脐疗法。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描述治疗霍乱的方法,是盐纳脐中,灸二七壮。

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治疗脐疮流水不止之方法,是用陈壁土敷脐,苍耳子或露蜂房,马齿苋烧灰膊脐。王寿《外台秘要》也有脐疗之应用。

晋、唐以后,随着穴位敷药疗法的诞生,敷脐疗法开始出现。

宋代太平圣惠方,以蜂房烧末膊脐,治小儿脐风。明朝龚廷贤在《万病回春》记载“小儿泻不止,五倍子、陈醋稀熬成膏,贴脐上。”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也有葱涎敷脐,治疗水肿、尿短路的记载。

清代“外治之宗”吴尚先纂《理瀹骈文》,载敷脐方药达数十首。他认为“中焦之病,以药切粗末,炒香,布包,敷脐上为第一捷法。”利用脐疗治病的药方涵盖内、外、妇、儿等病症,应用范围更加广泛了。

脐疗原理

中医认为"药物入脐,先作用于胃与小肠,再通过脏腑的气化和输布作用,散布于五脏六腑乃至全身,以达到健脾和胃、温肾散寒、回阳救逆、和中理肠、行气消肿、散结通滞、强肾健骨、活血通经、保健防治百病的作用。正如吴师机所言:"则知药物由脐而入,无异于入口也,切药可逐日变换。"

对于失眠的治疗的敷脐方

1.交泰丸(《韩氏医通》)心肾不交型失眠

*连、肉桂各等量,研为细末,蜜调为丸,每丸重1克。每次取药丸1粒,填脐内,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晚换药1次。本方适用于心肾不交型失眠症,患者多伴有心烦多梦,心悸健忘,眩晕耳鸣,口干咽燥,腰膝酸软,或潮热盗汗,小便短赤等。

2.助眠膏各种顽固性失眠

五味子、远志、石菖蒲各10克,枣仁20克,红药3克;或三七,丹参各10克,石菖蒲、远志、硫磺各20克,红花6克。同研磨成粉末,均用40度白酒调成稠膏状,涂满肚脐,外用胶带固定,每晚换药1次。

主治各种原因引起的顽固性失眠症。

3.珍珠丹参散各种顽固性失眠

珍珠母、丹参各10克,共研磨细末,过筛后备用。先用酒精棉球擦拭脐窝,再取以上的药粉散脐窝内,以填满为度,上盖一胶布固定牢固。每晚睡前1次,一般连用5-7天即可奏效。主治各种原因引起的顽固性失眠。

4.中成药

朱砂安神丸、归脾丸、补心丹等中成药任选一种,每次半丸,用醋调成膏状,睡前敷于脐部并用纱布及胶布固定,次日清晨取下。

脐疗多以5天为一疗程,一般3个疗程就可见效。

1
查看完整版本: 敷脐疗法治疗失眠